高光谱相机的类型主要按分光成像方式划分,核心有推扫式、面阵式(快照式)、滤光片式三类,还有光栅分光、棱镜分光等细分类型,不同类型在结构、性能和适用场景上差异显著,具体特点如下:
这是目前主流且应用广的类型,核心是 “逐线扫描 + 分光成像”。
- 工作方式:相机内置线阵探测器,搭配光栅 / 棱镜分光模块。工作时需相机与目标相对运动(如无人机飞行、传送带移动),逐行捕捉目标线阵信息,同时分光模块将每一行光分成连续光谱,最终拼接成 “空间 + 光谱” 的数据立方体。
- 核心特点:
- 光谱分辨率高(通常 2-10nm),波段数多(几十到几百个),光谱曲线细腻,物质识别精度高;
- 空间分辨率优,线阵探测器像素高,成像细节清晰;
- 数据量大、信息完整,适合精准分析,但对运动稳定性要求高(需同步控制运动速度与扫描频率);
- 典型应用:无人机遥感(作物长势、土壤污染监测)、卫星测绘(植被类型、矿产勘探)、工业生产线在线检测(布匹染色均匀度、金属表面缺陷)。
主打 “单次曝光获取全场景光谱”,无需相对运动,适合动态目标检测。
- 工作方式:采用面阵探测器,通过微纳结构分光元件(如微透镜阵列、集成滤光片阵列),让单次曝光的每一个像素都对应一条光谱信息,直接输出全场景的高光谱数据立方体。
- 核心特点:
- 无需运动,可拍摄动态目标(如流动液体、运动工件),成像速度快(帧率可达每秒数帧到数十帧);
- 操作简单,无需复杂的运动同步控制;
- 光谱分辨率略低于推扫式(通常 5-20nm),像素规模受探测器限制(全光谱像素下画面尺寸较小);
- 典型应用:医疗成像(皮肤病变检测、组织光谱分析)、实时监测(火焰成分、烟气污染物)、实验室微观样品分析(细胞光谱识别)。
结构简单的入门级类型,通过滤光片实现分光。
- 工作方式:内置滤光片轮(或阵列),每个滤光片对应一个固定波段(非连续),通过切换滤光片,多次拍摄获取不同波段的图像,组合成多波段光谱数据(严格来说属于 “伪高光谱”,波段数少且不连续)。
- 核心特点:
- 结构简单、体积小、成本低,维护方便,适合便携式检测;
- 波段数有限(通常几个到十几个),非连续光谱,无法获取精细光谱曲线,物质识别能力弱;
- 切换滤光片耗时,成像速度慢,不适合动态目标;
- 典型应用:入门级科研教学、现场快速筛查(如食品水分粗测、植被健康度简单评估)、低成本环境监测。